首页

女女重口味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30 03:31:22 作者:全国首枚!高二学生成火箭总师,“手搓”火箭成功发射 浏览量:58113

5月27日

深圳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手搓”探空火箭

突破10千米海拔高度

火遍全网

相关视频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太厉害了”

“现在的中学生强得‘可怕’”

“少年强则国强”

“人类满级小孩哥”

究竟是哪些深圳少年这么牛?

“手搓”火箭上天

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01

  “飞燕一号”探空火箭总设计师是一名中学生

  27日上午,中国首枚由深圳、北京、河北、山东等地中学生航天爱好者自主研制的气象探空火箭“飞燕一号”,在青海冷湖成功发射。

  点火发射1分钟后,遥测数据显示,火箭在青海冷湖最高飞行高度海拔为10555.7米,地面接收站成功收到计划采集的气象数据。

  “飞燕一号”探空火箭全长1.52米,飞行高度可达到8千米以上,最大飞行速度约2马赫(约为2450.16千米/时),由气动结构分系统、航电载荷分系统、发动机分系统和地面站分系统组成。

  “真的发射成功了”“这一刻,我太激动了”“等火箭成功回收了,我们就可以开香槟庆祝了”……“天极航天”成员们围在一起,兴奋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飞燕一号”的研制始于2024年6月26日,来自深圳、北京、河北、山东等地中学生航天爱好者,在北京锦绣航天科普基地开展集中学习、方案论证,完成了火箭的初步设计。

  之后,他们回到各自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设计和实验工作,按照火箭研制的规范流程,系统性地完成了火箭的设计、实验、加工、集成、装配和测试。

  深圳新安中学(集团)燕川中学高二学生王裕宁担任该火箭的总设计师。

  “自由翱翔的飞燕,就像我们几位少年一样。”王裕宁介绍“飞燕一号”名字背后的涵义,他们将努力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不断进取,努力挑战新高度,将来投身航天事业,为中国和世界航天发展创造新辉煌。

  02

  人才培养的一次大胆实践

  王裕宁从小就对火箭、宇宙充满好奇,并系统研学航天知识。在燕川中学航空航天特色教育体系支持下,他牵头组建“红箭航天社团”,学习火箭设计、燃料调配、航电控制等专业知识。

  深圳新安中学(集团)燕川中学党总支书记 邹小新:在多方支持下,燕川中学“红箭航天社团”的同学们牵头,全国各地一些中学生火箭迷共同研制“飞燕一号“。历时11个月,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迅速成长,综合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执行会长李春林介绍,“飞燕一号”探空火箭是由全国各地中学生火箭爱好者自发发起的航天科创项目,经火箭专家指导自主研制的中国首枚中学生探空火箭。

  “该项目是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次大胆实践,能够启发、带动更多学生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为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作出贡献。”李春林说。

  据悉,火箭发射期间,在现场的专家学者与企业家的共同支持下,同学们发起成立了青少年火箭爱好者联盟,为全国更多小伙伴们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带动更多青少年参加火箭科技创新活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徐大军:我们愿意提供高校的教育资源,更多地参与到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大批优秀的后备人才。

  (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不负重托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他虽然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开始学的是物理学和数学,但是语言学倒是成为他毕生的成就,所以他被称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他运用了西方许多现代语言学的理论,甚至于许多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学。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同比增长24%

接力奔跑才能跑得长远,接续奋斗才能实现宏伟目标。广大年轻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征程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大展才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一棒接着一棒跑,一年接着一年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属于新时代年轻干部的贡献。

中国海上首个特超稠油规模化热采油田累产原油突破50万吨

悉尼2月24日电(记者 顾时宏)2月24日恰逢中国元宵佳节。地处悉尼情人港的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平台大厅和码头露天剧场张灯结彩,喜庆热闹,洋溢着浓浓的中国春节喜庆气氛。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和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欢乐春节——走进博物馆过大年”活动再次走进澳国家海事博物馆,吸引了约800名民众参与。

郭锡文辞去贵州省副省长职务

“现在的年轻人把瑜伽服当休闲服穿,甚至成为‘Z世代’的时尚单品。为了迎合潮流,我们也设计了适合多种场景的新款瑜伽服,受到海内外采购商的欢迎。”吴梅芳说。

杭州多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投入运营

记者从浙江海事局了解到,目前该省沿海130余个水上工程全部停工,600余艘施工船舶全部在安全水域避风;沿海客船方面,浙江41条沿海客运航线、90艘客运船舶已停航,其他客运航线和船舶将视风力情况停航。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